推广 热搜: 教育  家庭  学习  教育资讯  幼教  家庭教育  初中  高中  小学  家庭教育帮 

孩子“又懒又笨”的症结在爸爸妈妈错误观念

   日期:2024-06-03     来源:www.89ja.com    浏览:696    
文章简介:孩子是天生就不喜欢劳动、不会劳动吗?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关颖主持的一项对1666名3年级至8年级中小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越9成的孩子表示“想和大人一块干家务”“想学做家务活”。为何在现实日常孩子们缺少劳动热情呢?关颖剖析觉得,一...

       孩子是天生就不喜欢劳动、不会劳动吗?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关颖主持的一项对1666名3年级至8年级中小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越9成的孩子表示“想和大人一块干家务”“想学做家务活”。

为何在现实日常孩子们缺少劳动热情呢?关颖剖析觉得,一是父母的劳动价值观对孩子劳动意识有负面影响。调查表明,不少长辈都曾说过“你认真学习就好了,家的事用不着你管”“你不认真学习,以后就去扫马路”“学生就是要学习好,闲事少干”如此的话。

当孩子有劳动的愿望、动手做事的时候,长辈的“看你笨手笨脚的,这点事都干不好”、“去干你一个人的事吧,别在我这儿添乱了”等负面评价总是又打击了孩子参与劳动的热情。

二是父母过多替代,降低了孩子自理和做家务的机会。关颖说,调查显示,42.2%的少年儿童家里有过“大人不让我做自己想做的家务事”,39.5%有过“自理的事我想干大人不让”的状况。有的事尽管孩子会做、想做、也感兴趣做,但因为父母替代过多使孩子没机会做。

三是父母以“学习负担重”为由不想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关颖说,通过调查数据比较发现,学习负担重与家务劳动时间少并不完全呈正比;学习情况处于“中下等”和“下等”的学生,平常家务劳动时间明显少于中等以上的学生,也就是家务劳动时间的降低对学习成绩提升并没有积极意义。

关颖表示,假如父母把自理性劳动和家务劳动这类对孩子而言举手之劳的事当负担,剥夺了孩子最基本的劳动权利,久而久之孩子依靠父母、懒得自己动手做事便成为习惯。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